哈爾濱遠創鋼結構公司針對冬季低溫環境問題采取的有效措施。
鋼結構技術聚焦:1. 低溫脆性斷裂風險2. 凍融循環對鋼結構基礎的影響
3.冬季焊接質量保障4. 施工效率與成本矛盾
1. 低溫脆性斷裂風險
- 問題:黑龍江冬季氣溫可達-30℃以下,普通鋼材在低溫下韌性下降,易發生脆性斷裂。
- 技術對策:
- 采用低溫韌性鋼(如Q345D/E或美標ASTM A572 Gr50),-40℃沖擊功需≥34J。
- 節點設計避免應力集中,優先采用圓弧過渡或加強板。
2. 凍融循環對鋼結構基礎的影響
- 問題:季節性凍土導致基礎不均勻沉降,引發鋼結構變形。
- 技術對策:
- 基礎埋深需超過最大凍土線(黑龍江平均1.8~2.5米),采用樁基+保溫層(如XPS擠塑板)。
- 設置可調式支座,動態補償沉降差。
3.冬季焊接質量保障
- 問題:低溫焊接易產生冷裂紋、未熔合等缺陷。
- 技術對策:
- 焊前預熱(100~150℃)、焊后緩冷(采用電加熱毯包裹)。
- 使用低氫焊條(如E5015-G)并嚴格控制濕度(焊劑烘干溫度350~400℃)。
4. 施工效率與成本矛盾
- 問題:有效施工期短(全年約6個月),傳統工藝難以滿足工期。
- 技術對策:
- 模塊化預制:工廠內完成90%構件生產,現場僅組裝(如哈爾濱某物流園項目縮短工期60%)。
- 采用高強螺栓連接替代部分焊接,減少低溫作業量。